第050号(民生保障类)建议的答复
张文亮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照顾标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 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多年来,区民政局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各位代表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全面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长安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增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疗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以康养项目为支撑,养老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区六个支撑产业之一,在2021年就成立了以区人大常委会鲁志强主任任组长、区人大崔新国副主任、金文华副主任和张爱敏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康养项目建设。经过两年来大力推进康养产业项目培育发展,长安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基础养老与高端养老相结合、传统养老与特色养老相结合、公办养老与民营养老相结合,集养老、康复、医疗于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
(二)以服务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兜底保障职能,针对经济困难和生活能力困难的“六类”(具有长安区户籍且在市内区居住的60周岁以上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低保家庭老人、社会孤老、重度失能老人和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老年人发放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性补贴,服务商按老年人提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类、生活照料类、家政服务类、巡访关爱类、助餐服务类、医疗护理类、救援服务类等七类70余个上门服务项目,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属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累计为6150名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2417人次。
二是做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顺应其居家养老意愿和趋势,保障其最迫切的适老化改造需求,由财政补贴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辅助性保障,有效提升其生活便利度。同时,为高龄及居家失能老年人,根据人群基本服务需求,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家庭进行必要的改造,通过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式,打造“家庭养老床位”,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送到老年人的床边,让老年人在家中享受专业化的照护服务,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2022年以来已建成650张床位,2024年将继续以财政补贴形式建设185张。
(三)以就近服务为原则,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积极推动多元力量广泛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建设。目前,我区已建成16个街镇级综合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一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常运营、规范管理。按照《河北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建设运行服务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推行社会化运营,运营商与各街镇签订监管协议,实行民政、街镇双重管理,明确服务内容和职责范畴,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
二是开展各种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坚持公益定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各种资源,挖掘各机构的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和老人助餐等特色功能,以“为老年人献爱心,替子女敬孝心”的服务宗旨,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优质的餐品和服务,致力于打造多点布局、功能多元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形成以镇街养老中心为中枢、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为基础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有效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四)以安全和质量为基础,机构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
全区已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发展到27个(含市老年养护院),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个(市老年养护院、长安社区老年公寓),民办养老机构25个,床位数3931张,入住老年人2137人。养老机构总量、规模逐年增长,有效缓解了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
一是积极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紧盯养老机构资质条件、运营管理、服务规范、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整治服务质量的薄弱点、风险点,规范管理、堵塞漏洞,促进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二是全面推进医养结合,辖区养老机构采取与医疗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或开办内设医务室等多种形式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目前我区27家养老院全部实现了医养结合。
三是持续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全区养老机构开展素质能力提升行动,举办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提供储备力量,我区养老护理员在石家庄市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河北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优胜奖。
四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面完善养老院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召开区养老机构安全生产例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区民政局联合应急、消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多次对全区养老场所的消防、食品、燃气等方面开展集中检查,逐一建立隐患台账并跟踪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等相关活动,增强养老机构安全意识。目前全区27个养老机构均通过消防审验,具有消防手续,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进一步提升。
-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时的重要讲话为引领,牢牢把握人口发展形势和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协调,着力优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一是全力推动康养产业项目发展。着重于康复、医疗、健康等配套方向,注重配套公益性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促进养老事业发展。一要积极推动在建项目。市第一养老院完成内部装修,具备营业条件。二要积极推动拟开工项目建设。泰康之家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石钢高端康养项目加快土地及施工手续办理;积极推进区养老中心申债工作,继续跑办施工手续,力争年底开工建设。三要积极提升投用项目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国赫筑爱养老项目老年人助浴、社区老年餐厅功能,打造区域特色。
二是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指导养老机构对照国家、行业标准,查漏补缺、对标整改,改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培树养老机构示范典型,2024年全区取得等级的养老机构力争保持80%以上。推进养老服务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以培养培育业务精、技能强,尊老敬老、爱岗敬业的高素质养老护理员等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持续规范社区居家养老。强化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流程规范,建立区、街镇、社区三个层面的服务监管体系,加强第三方机构对困难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核查,提升居家服务质量和老年人满意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培育建设机制健全、设施齐备、服务规范、群众满意的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引领带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四是力保养老机构安全稳定。强化养老机构主体责任,推进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指导2家养老机构打造消防安全标准化示范机构,提高全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消防、食品、用气用电等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行闭环管理,全面清除各类安全隐患。督导各养老机构加强安全消防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在此,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您今后给我区的养老服务事业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石家庄市长安区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