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长安区2015年预算草案
发布时间:2015-12-24    来源:    发文字号:
【字体: 】    打印
长安区2014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
(草案)的报告
 
——2015年2月10日在石家庄市长安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长安区财政局局长韦瑞岭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区总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4567万元,占调整预算任务的100.13%,比上年增收63815万元,增长17.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05417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9150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分享收入330255万元、省分享收入141027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905849万元,增长10.6%。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17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58%。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18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市补助专款136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54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213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66.63%,结转下年支出1071万元。
(二)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8140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0.14%,增收61647万元,比上年增长17.29%。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140元,加上级补助72842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8067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6424万元调入资金1766万元,减上解支出303250万元、补助镇级支出3844万元,全年可用财力达到220145万元。全年实际支出19133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9.57%。增设预算稳定调节金700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结转2181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专款支出9017万元,结余12794万元。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主要项目支出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1234万元;公共安全6689万元;教育98404万元;科学技术260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72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9899万元;医疗卫生13927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401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5795万元;农林水事务3491万元;资源勘探商业服务等事务55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831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675万元;其他支出7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基金收入完成1188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8%,上年结余654万元,市补助专款1367万元,基金支出完成213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71万元(其中2015年按规定调入公共预算536万元)。
(三)落实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4年预算执行成效
——财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国家实施包括“营改增”在内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压力很大,全区财税部门迎难而上,积极创新财税工作,完善综合治税措施,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主动培植壮大财源,有效化解减收压力,全区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保持了全市较高水平。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在全市排第二位,增速在市内区排第一位;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93.29%,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5.25个百分点。
——民生财政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全区用于民生支出150234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6.97%。其中,教育支出98404万元,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资金,各类家庭贫困学生得到有效资助,为51277人次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47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4311万元,支持构建全民医保体系,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达到35元,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文化体育传媒支出743万元,落实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政策,支持12个社区文化中心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支出20168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区8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政府高龄补贴,符合政策的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行政府托底,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应保尽保;住房保障支出5684万元,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农林水支出4054万元,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111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870万元,有力支持了平安省会建设。财政资金分配向基层倾斜,向事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
——支持调结构转方式更加有力。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资金2366万元,用于产业振兴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财政投入1446万元,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为企业减负超过1.6亿元,安排专项资金190万元为企业和工商户免费注册或变更登记。
——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投入持续加大。以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契机,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12422万元,着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用于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其中:城郊村燃煤污染治理273万元,促进了大气质量好转;经济林建设投入2158万元,拨付太行大街绿化租地及补偿款610万元,增加了城市绿地。加大城建资金投入力度,投入市容市貌整治各项资金5838万元,更换购置环卫车辆及建设垃圾转运站投入639万元。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帮助柳林铺社区融资4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
——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编制了2015年度全口径预算,将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区级部门预算实施项目库管理,支出细化至项级科目。强化绩效预算管理,重点对涉及民生的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改革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3382万元,主要用于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地维护、为环保工人购买早餐等,比传统模式节约资金12%以上。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出台了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债务风险管控方案,对全区政府性债务进行清理甄别,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严控行政经费支出,开展专项整治,全区“三公”经费支出1046万元,比2013年的1351万元下降22.58%。  
总的看,全区和区本级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财政运行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挑战。主要是: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不断增多、收支矛盾加剧;预算管理与《预算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对财政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各项财政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区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推进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企业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营改增”扩围等减税政策也将一定程度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同时推进改革攻坚、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财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各项任务十分艰巨。
为此,201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调结构转方式,支持生态改善,坚持依法理财,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资金绩效,为建设经济强区、幸福长安提供充足的财力保障。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预算安排遵循以下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理财。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着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预算控制机制,深化预决算公开,逐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二是统筹兼顾。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改善民生、推进城市建设和支持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支出。三是科学精细。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切实编准、编实部门预算,所有资金原则上均要明确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减少项目论证不科学不准确造成支出缓慢、资金沉淀等问题,提高预算执行到位率。四是绩效导向。把资金安排与使用绩效相结合,所有发展性支出项目都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实行财政资金全程绩效监控,科学引导财政资金的流向。五是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支出,严控财政供养人员增长。
(一)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2015年,全部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00.5亿元,可比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91060万元,可比增长13%。按照现行体制测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40913万元(含上级提前下达区本级转移支付资金7734万元)、上年结余21829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公共预算536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353121万元,可用财力为201217万元。鉴于2015年收支情况,调入预算稳定调节金13500万元,可用财力达到214717万元。相应安排支出214490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基本支出安排150251万元,占总支出的70.05%;专项项目支出安排35329万元,占总支出的16.47%;年初预留22910万元,占总支出的10.68%;总预备费安排6000万元,占总支出的2.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28791万元;公共安全6447万元;教育68778万元;科学技术46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71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3033万元;医疗卫生14062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37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36235万元;农林水事务2329万元;资源勘探商业服务等事务91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45万元;预备费6000万元;其他支出23203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根据财政部有关政策,残疾人保障金(原属政府性基金收入)自2015年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此,2015年我区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1071万元,调出536万元,本年安排支出535万元,年末无结余。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1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安排610万元,上级补助1605万元,上年结余1019万元。支出安排1643万元,年终结余1591万元。
(二)重点支出保障和主要项目安排情况
1.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支出68778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职免学费、各类助学金等相关政策,以及标准化幼儿园、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033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抚安置、残疾人保障等。医疗卫生支出14062万元,支持构建全民医保体系,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文体传媒支出719万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和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公共安全支出6447万元,保障政法机关办案经费,提升装备水平,支持平安省会建设。农林水支出2329万元,主要用于环省会经济林建设和农村两委补贴、农业良种补贴、农业保险、农业合作社等。
2.环境保护支出2370万元,主要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城郊村采暖燃煤污染治理、大气和水体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资金2580万元,主要用于滹沱河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新增城市公园绿地等。支持生态环境治理。
3.为建设经济强区、幸福长安,促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城乡建设事务支出36235万元。其中,用于市容市貌整治1822万元,更换黄标车及建设垃圾转运站2197万元,园林维护和提升园林水平4349万元。为全面落实政府惠民利民政策,促进老旧小区双解困工作,安排住房保障支出8271万元,主要用于老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改造、环境综合整治及无市场化物业管理等。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确保完成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法治思维,全面推进依法理财。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预算法》,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统筹,完善预算标准体系。实行财政中期规划管理,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按法定时限批复部门预算、下达转移支付,按规定调整预算、调剂使用资金,硬化预算约束。深化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建立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推行绩效评价,加强评价结果运用。清理规范财政专户,严格财政借垫款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化解风险。
(二)强化收入管理,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密切关注国家财税政策调整变化情况,深入分析经济运行走势,努力做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和壮大财源基础。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继续做好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动态监控重点税源,深入堵漏增收,保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
(三)严肃财经纪律,保证财政资金规范使用。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对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强化财经纪律的刚性约束。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明确风险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节点,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纠正的动态监控机制。健全国库管理、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财政监督等制度,扎紧制度的篱笆。自觉主动按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不断改进管理机制和措施,确保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攻坚克难,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附件1:长安区2015年预算情况表.xls
 
附件2:长安区2015年转移支付说明.doc